關于我們
新聞中心
盤點2013年北京市節能減碳十大事件
2013年,北京市節能減碳工作取得重大進展。預計全市萬元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分別同比下降4%、4.2%左右,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累計完成“十二五”目標的87%、77%左右,能源消費總量預計控制在7400萬噸標準煤左右,為圓滿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年來,本市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要求,按照全市“十二五”節能降耗與應對氣候變化綜合性工作方案部署和年度計劃安排,積極推進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促進首都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
盤點2013年本市節能減碳重大事件,主要有:
一、堅持制度和實踐創新,規范、開放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順利開市
碳排放權交易是一項全國性的試點工作,經過近兩年籌備,本市建成了試點開展所需的企業溫室氣體報告報送、注冊登記、電子交易平臺等3個信息化平臺系統,研究草擬了10余項碳交易配套細則,編制完成了2005-2010年全市溫室氣體排放清單,搭建了試點建設的組織體系和管理機制。2013年12月27日,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北京市在嚴格控制碳排放總量前提下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決定》,首次提出在本市實行碳排放總量控制,建立碳排放配額管理和碳排放權交易制度、碳排放報告和第三方核查制度。2013年底,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開市。
二、在全國率先實行“三級雙控”節能工作機制,本市成為唯一連續8年超額完成年度節能目標的省級地區
2013年3月,本市編制發布《北京市2013年節能降耗與應對氣候變化重點工作計劃》,明確年度目標和工作重點,將能耗強度下降率目標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下達至16個區縣、17個重點行業領域主管部門以及57家市級考核重點用能單位,基本搭建了“縱到底、橫到邊”的節能目標分解體系。實行“三級雙控”節能工作機制,構建了多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合力推動的節能工作格局,是基于自身發展特點、功能定位和發展需求做出的戰略選擇和重要制度設計,在全市推動形成了“在發展中節能,以降耗促發展”的良性機制。
三、全面探索“內涵促降”新路徑,逐步構建了系統化的節能管理體系
以推動能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為重點,著力打好技術節能、管理節能和行為節能的“組合拳”,強化政策促進統籌作用,全面探索“內涵促降”發展模式。一是深化技術節能,搭建節能低碳創新服務平臺,發布年度節能低碳技術產品推薦目錄和典型案例,促進產學研用供需對接。二是著力夯實“標準、計量、統計、考核、監測和監察”的六位一體基礎能力,制修訂并發布35項節能低碳標準,制定實施6項節能低碳統計制度,完善能源計量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啟動應對氣候變化統計體系建設和《北京市節能監察辦法》修訂工作,使節能降耗工作做到有據可依、有數可查、有量可核。三是廣泛調動全民參與,率先發布節能減排全民行動計劃,切實使行為規范成為推動節能工作的內生動力。
四、獲批全國唯一服務業清潔生產試點城市,探索實踐面向全國示范推廣的服務業清潔生產工作促進體系
2013年11月,本市出臺《北京市清潔生產管理辦法》,并發布服務業清潔生產審核三年推廣計劃。計劃在三年試點期內,一是集中精力、整體推進318家重點單位的清潔生產審核工作,涵蓋醫療機構、住宿餐飲等十個行業領域年綜合能耗5000噸標準煤以上的重點單位。二是組織實施60個左右體現先進技術水平、創新管理模式與綜合解決方案的服務業清潔生產項目,對通過評審的項目給予項目投資總額30%的財政資金支持。三是樹立30家左右清潔生產績效綜合評價較好的典型單位,在試點推進工作中加大宣傳推介力度。經過三年建設,預計本市服務業能耗強度可以下降10%左右,可實現年間接經濟效益6億元左右,直接節約標準煤1萬噸以上,減少水資源消耗400萬噸,削減各類廢棄物排放約10萬噸,基本形成可面向全國示范推廣的服務業清潔生產促進體系。
五、創新出臺合同能源管理政策,市場化節能減排工作模式創新實現新跨越
制定發布《關于進一步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積極推動市場化節能管理服務模式創新,提高標準、降低門檻、擴展類型,充分考慮本市節能改造投入成本較高、節能量相對較小等因素,在原有基礎上提高100-300元的財政獎勵,獎勵額度全國最高;在全國率先試點將能源費用托管型項目納入財政獎勵范圍。節能服務備案企業達448家,位居全國第一;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合同節能量約24萬噸,累計形成的年節能能力,約為年風能利用量的3倍;帶動社會資本投入節能改造6.2億元,金融機構提供信貸額度170億元。
六、聚焦固廢資源全鏈條綜合處理,將魯家山循環經濟(靜脈產業)基地打造成為國內首個集多種城市固體廢物協同處置于一體的循環經濟示范園區
魯家山循環經濟(靜脈產業)基地位于門頭溝區潭柘寺鎮魯家灘村,規劃占地面積2100畝,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基地主要集約利用首鋼總公司已關停的魯家山礦區用地,共享魯家山焚燒廠外部配套基礎設施,集中布局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城市礦產”等固體廢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項目,實現基地內能源資源的梯級利用和循環利用。2013年12月24日,世界單體一次投運規模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魯家山生活垃圾焚燒廠正式點火試運行,項目設計焚燒能力達3000噸/日。基地建成運營后,預計實現各類固廢處理能力285萬噸/年,年固廢再生利用產品產值近20億元。
七、成功組織2013年北京市節能宣傳周和全國低碳日活動,掀起節能減碳全民行動高潮
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從1991年開始,在每年6月的第二周舉辦,2013年已是第23屆。經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13年起將每年節能宣傳周第三天設定為“全國低碳日”,這也是我們首次舉辦低碳日活動。根據國家統一安排部署,2013年節能宣傳周活動于6月15日至21日舉辦,主題是“踐行節能低碳,建設美麗家園”。本市將由市發展改革委會同市教委、市交通委、市商務委、市金融局和海淀區政府分工協作,聯合舉辦,在全市開展全方位、多領域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節能宣傳周7天“主題日”系列活動。這些活動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傳播節能低碳理念,進一步增強廣大市民節能降耗意識,積極參與首都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北京,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八、政策、資金、技術多措并舉齊發力,優化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環境
積極落實國家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和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發布了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并著手研究促進產業發展的具體有效政策措施,在全國率先啟動節能環保產業專項統計工作。著力發揮節能低碳創新服務平臺的技術供需對接作用,連續3年發布節能低碳技術產品推薦目錄,向社會公開推薦15個領域200余項節能低碳技術,通過固定資產能評、能源審計等工作向用能單位推薦節能低碳新技術新產品。繼續加大政府對自主創新節能低碳產品的采購力度,2013年利用政府財政資金采購節能產品5.58億元,占同類產品政府采購總金額的65.9%。推動區域產業合作,組建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節能低碳環保產業聯盟,首批促成本市節能環保企業與周邊省市的8個項目200億元簽約合作。
九、在全國率先實施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節能評估和審查,下放能評項目管理權限
本市率先對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進行節能評估和審查,審查意見納入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率先對規劃區域內年綜合能源消費總量設定控制指標,明確產業能耗準入門檻。按照“取消精簡、下放增效、規范監管”的原則,取消土地一級開發、園林綠化、河道治理等“零能耗”項目節能登記,下放節能登記類項目管理權限,縮短節能審查工作辦理時限,簡化項目節能審查申報材料,增加二氧化碳排放評價相關內容,實行能評項目季度通報和能耗預警機制,強化能評項目過程監管等。通過簡化和規范能評工作,更好地發揮能評對能源消費總量的源頭控制作用,提高全市能源利用效率。
十、工程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持續推進重點領域節能減碳示范工程
全面落實節能惠民工程。落實淘汰白熾燈行動計劃,首次采用政府補貼形式推廣LED燈45萬只。繼續開展“節能產品進超市”活動,超市門店增加到16家,覆蓋7個區縣。組織申報節能產品推廣目錄,本市17家企業、9類568個型號產品入圍國家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推廣產品目錄。
加快推進循環經濟示范工程。完成廢舊電器回收體系建設工程、廢舊家電處置擴產改造工程等5個項目資金批復,安排財政補助資金4010萬元。完成2013年資源綜合利用企業認定119家,年減免稅收近9億元。編制完成《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實施方案》,并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驗收。
全面啟動節能改造工程。參照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獎勵標準,對實施節能改造的用能單位給予獎勵。2013年啟動百家重點用能單位節能改造工程,項目實施后可實現3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量目標,有力支撐“十二五”時期節能雙控目標完成。
加快實施公共機構節能工程。制定印發《北京市2013年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計劃》,開工建設29家市級政府機構節能改造工程,確定10家公共機構數據中心節能低碳示范改造工程實施方案。
大力推動固廢綜合處置工程。落實全市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實施方案,完成順義焚燒二期、延慶縣垃圾綜合處理廠項目立項代可研批復,累計安排市政府投資4億元,全力保障垃圾處理設施等項目建設。
下一篇:中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發展概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