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新聞中心
工業節能減排 問題與措施“并行”
近年來,我國經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生產力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傳統模式下的工業在拉動經濟增長和為企業帶來的利潤的同時,卻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一)、工業結構重化導致能源消費總量難控制
2015年,重工業發展速度仍可能快于輕工業,工業結構重化將導致工業能源消費占比保持高位,工業領域能源消費總量控制難度加大。從主要重工業行業發展情況看,2014年1-10月,化工、建材、鋼鐵、有色等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分別為10.5%、9.6%、6.0%和12.7%,除鋼鐵外均快于工業7.7%的增速。四大行業用電量占工業用電總量的43%,行業的快速發展必然帶動工業能源消耗總量的持續增加。從用電情況看,2014年1-9月,全國輕、重工業用電量分別為4933和24361億千瓦時,同比分別增長3.8%和3.9%,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回落2.9個和2.4個百分點,但重工業用電量增速仍然高于輕工業,繼續保持2013年以來重工業用電量增速總體上快于輕工業的態勢。
(二)、產能過剩將不斷降低企業節能減排動
部分工業行業產能過剩現象依然嚴重,將在2015年繼續抑制相關行業企業節能減排的內生動力。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國際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國內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需求增速趨緩,我國傳統制造業產能普遍過剩,特別是鋼鐵、建材、有色等行業尤為突出,產能利用率僅為70%左右,導致行業利潤和產品價格大幅下滑。尤其2014年以來,鋼材、有色金屬價格持續下滑,螺紋鋼跌到每噸3000元以下,一斤鋼材不如一斤白菜的價格。利潤不足導致企業投資意愿不高,從統計局發布情況看,建材、鋼鐵、有色等行業2013年的平均研發投入強度為0.63%,低于工業0.8%的平均水平。由此可以推斷,產能過剩對企業節能減排的投入意愿和能力都將產生較大抑制力。
(三)、工業節能減排管理基礎依然薄弱
首先,能源計量的指標體系不健全,全國能源計量的一致性無法,對企業節能減排情況無法實施全面的監察。企業能源計量裝置配備不健全、缺少專業能源統計人員、采用自主填報統計數據等,導致能耗統計數據地方與國家不銜接。工業行業和企業能源消費的計量、統計數據不足,工業產品單耗等信息難收集,尚未實現工業節能的在線監測,工業用能管理和節能減排政策制定缺乏實時可靠的數據支撐。其次,我國已發布了粗鋼、焦炭、水泥、銅冶煉、輪胎、化工產品等50多個國家強制性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標準,以及30個工業行業的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但是這些標準中的部分指標要求已經過時,亟待修訂和完善。此外,目前工業用水、用地指標要求仍然處于缺失狀態。
(四)、工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有待加強
工業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領域,相關工作需要統籌規劃。近年來,我國經濟逐步從高速、高碳排放的經濟增長常態進入到中高速的經濟增長“新常態”,工業增長放緩帶來了從高碳增長模式向低碳增長模式轉變的重要機遇。但是,當前工業領域缺乏“新常態”下應對氣候變化的總體謀劃。同時,工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的基礎能力薄弱:一是當前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無法滿足管理需要,二是市場機制在工業應對氣候變化中的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三是工業企業碳資產管理水平不高。
面對我國工業發展的諸多問題,當然不能放任不管,在抓發展的同時,也要把治理抓起來:
(一)嚴格新項目能評環評,降低重化工業比重
一是加大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政策措施落實力度,力爭2015年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達到47%和8%左右。二是嚴格投資項目的節能評估審查和環境影響評價,提高項目的節能環保準入門檻,新上項目的能效、環保指標應達到國內同行業、同規模領先水平。三是加快修訂“兩高”產品能耗限額標準,提高標準的限定值及準入值,尤其是加快粗鋼、焦炭等高耗能產品標準的修訂工作。四是繼續嚴格控制“兩高”產品出口,完善加工貿易禁止類和限制類目錄,禁止高耗能、高排放和資源類產品加工貿易。
(二)化解產能過剩矛盾,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優化
一是繼續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在提前一年完成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二是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行業為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主要對象,嚴格項目管理,依法依規全面清理違規在建和建成項目。三是盡快研究制訂工業行業的用水、用地準入要求,促進結構性節能減排。
(三)加大工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力度
一是加強工業應對氣候變化組織機構建設,與工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重要地位相適應。二是加強工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研究和制訂,及早部署、統籌規劃,研究提出“十三五”期間、以致到2030年應對氣候變化的路線圖。三是加強工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的基礎能力建設,以國家低碳工業園區試點為抓手,加快工業低碳轉型發展。四是加強工業企業碳資產管理能力建設,開展碳資產管理培訓,提高企業在碳資產的開發、盤查、交易、融資、財務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四)研究制定分區域分行業的節能減排政策
一是充分考慮不同行業的發展情況,在節能減排技術設備推廣改造、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等方面,研究制定不同行業節能減排差異化政策;二是充分考慮東部、中部與西部的地區差異,在淘汰落后產能、新上項目能評環評以及節能減排技改資金安排等方面,研究制定區域工業節能減排差異化政策;三是充分考慮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的差異,在節能減排服務、綠色采購、綠色信貸等方面研究制定企業節能減排差異化政策。
(五)加強工業節能減排管理基礎體系建設
一是用信息化手段完善節能減排管理體系,繼續推動工業用能設備IP化,建立工業能耗在線監測平臺,完善能源計量和標準體系,實施企業數字能源分級管理。二是擴大終端用能產品標準制(修)定的范圍,推動工業節能設備、家用電器、照明器具、商用設備、交通運輸工具、電子信息通訊產品節能減排標準制(修)訂,促進終端用能產品能源利用效率水平的提高。三是盡快啟動第一批工業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的制修訂工作。
面對我國工業發展的形勢,工業節能減排可謂是任重道遠,在未來的路上,我們不僅要發展,還要更快更好地發展。
上一篇:工業節能,讓環境與經濟更和諧
下一篇:工業節電器真的有用嗎?